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
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: 腐小书> 穿越重生>

古代发家实录(136)

作者:梨花树下梨花酒 时间:2021-09-02 10:06 标签:甜文 爽文 种田文 穿越时空

  沈黎又好气又好笑地翻开最后一幅画,画的背景是海,海上有个巨大的帆船。帆船上并立着两个人影,衣袖与衣袖亲密地纠缠在一起,一高一矮,一个身穿朱红骑装,一个身穿青色长袍。一看就知道是他和闻柏鹤。
  沈黎叹息一声,闻柏鹤与他,在这个时代相遇,或许是对的,或许又是错的。他对待这段感情,是认真又坚定的。只是他不确定,将闻柏鹤拖入这段感情里,到底是对是错。他是王爷的孩子,沈黎不会因为身份产生顾虑,但是他害怕柏鹤会扛不住这个时代赋予他的压力。
  不过他没有时间多想,因为拍卖会如期举行了。
  来自各地的商贩、豪商,甚至一方大员都来这里凑了热闹。除了想要买到心仪的琥珀工艺品或者琥珀原石之外,还想见一见沈城主这位一方大员。
  沈黎也意思意思出场了,此次的拍卖会,谁都知道背后的真正主持者是他,所以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。他主持了开幕仪式,简单概述此次拍卖的精品和压轴的物品,吊足了大家的胃口,便退居幕后,将主场让给了拍卖行的拍卖员。
  前面拍卖的,不过是一些首饰,虽然成色很好,但是都不是价值连城之物。
  小商贩盯着这些物品,打算拍卖会一结束,就到幽州官办的琥珀工艺店进货,像这样制作精良,又可以大批量生产的饰品,价格不会很高,但是很受富庶地方的夫人小姐的喜欢。
  也有一些谨慎的商贩,想近距离观摩,就下手买了几串赏鉴。
  佛像果然遭到了哄抢,一群人竞价几个难得的大件儿的佛像。叫价一个比一个离谱,一座观音琥珀像,居然叫价到一千两!
  沈黎承认这座观音像看起来就宝像天成,极其庄严肃穆,但是有江南的豪商愿意出这样多的钱财买一尊佛像,确实将他吓住了。
  最后这尊佛像的成交价是一千二百两,获胜的是来自江南的富商卫家。卫家本来就是皇商,这样有钱,也是正常的。
  余下的几尊佛像,也有拍卖到千两以上的,不过大多没有到一千二百两。不是没有人想用权势压人,只是沈黎早就做好了安排。
  所有参与竞价的包厢,都是水泥建造的,在外面看,形状及其古怪,像是巨大的圆柱形宝塔,顶是尖的,还竖着一根古怪的棍子。(其实是避雷针)。
  大大的窗口探出外墙,与竞价和看珍品的窗口那一面是相对的,吸风透气还凉爽,但是隔壁的人,哪怕推窗向外看,也看不到隔壁窗口是什么情况。哪怕刚好是坐在隔壁,也相互不知道旁边的隔间是谁。
  上楼的楼梯,也是暗道,从地下登上螺旋楼梯,哪怕是刚好在一个楼梯遇到,也不知道那人最终会进入哪一号房间。
  参与喊价的,都是身边的仆从,所以旁人根本不知道是谁在喊价。想用权势压人,不许人竞价,根本行不通。
  另外,也符合低调的土豪们的要求,有些低调的富豪并不希望别人知道他有钱,这样的保密工作,会让他心甘情愿掏出自己的钱财,买下自己钟爱的东西。
  拍卖行的人站在圆柱中间的高台,在第三层楼梯的某一个入口,进入一处暗道,再通过暗道,到达树立在中间的高台。
  所有的展示品,都在那里展示,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看见珍品的模样。但是每个人,都不清楚和自己抢东西的人是谁。
  一些打过歪脑筋的人非常生气,这些人身边总有一些能人异士,纵然买不起,也可以在回去的路上用各种方法让真品和赝品掉包。
  可是拍卖行搞得跟做军火生意一样严密,谁他娘的知道,拍卖之后该掉包哪些人的东西


第130章
  蓟州的商贩和农民们迎来了收入的高峰期, 各地行商络绎不绝地穿梭在大街小巷,凡是一些新奇的商品,都颇受那些行商的青睐。尤其是当地的一些特有、适合被长途运输的甜点、工艺品、绣品, 特别受欢迎。
  商贩一多, 客栈就住满了。许多灵活的人家, 就会以低廉的价格, 将自家多余的房间租出去, 日结租费,这样行商们就会没有什么顾虑地租住了。
  有些客商幸运地住在了水泥房中, 水泥房的墙壁被刷成了白色,地上还铺了木质地板, 衣柜、书桌、饭桌、椅子、沙发一应俱全,干净、整洁,空间也很大,里面的设施一应俱全。更让人惊奇的是, 住在这里的人,早起不必倒夜壶,因为房子里有厕所, 且与一般庄户人家的旱厕不同, 非常干净,几乎没有异味, 如厕完毕,用水一冲就行,方便极了。
  客商们啧啧称赞自己居住的水泥房,“真结实啊,看着估计地动都不能让这种房子摇晃。”
  “很好打扫,我那间还有什么阳台, 阳台上种着些花花草草,看着就叫人赏心悦目。”
  “沙发咱们去进点带回去吧?这沙发,我躺上去的时候,觉得骨头都要酥了,这也太舒服了!”
  “何止这沙发?我看这庭院里漆成乳白色的秋千摇椅,就非常不错。这秋千摇椅,人坐上去,再靠着那靠背,慢悠悠地在花影中荡来荡去,吹着凉风,嗅着花香,简直是人间一大快事!”
  “哈哈哈,还是你会享啊!”
  几个客商谈笑中,就给幽州的家具工坊带来了价值不菲的订单。订单如同雪花,飞向了各个本地商贩的家里,工坊也不得不叫工匠们加班加点的干活。这时候没有什么人反抗加班,只觉得赚取双倍甚至三倍工资的机会很少,个个乐得加班工作。
  路一甚至因为跟沈言学了几句方言,这几天因为帮了几个外地商贩,和本地的工坊坊主谈成生意,赚了几笔不菲的赏银。后来看他干得不错,那些客商便出手将路一囤积的那些货直接买下来,让他没有顾虑地跟着他们,当做翻译和向导,一起谈生意去。客商非常高兴,因为一些本地工匠虽然很有手艺,但是因为语言不通,又不敢相信外地人,就不愿意跟他们谈生意,带上路一这个本地人就不一样了,因为有本地人当中间人,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相处的时候,仿佛是陈旧的齿轮被上了润滑油,磨合得非常顺利。
  路家也因此受益良多,因为路一有意将这些准备收购一些粮食、蔬菜、或者棉花的商贩,引到他爹娘和大伯大娘住的旗山村去,将家里的陈粮新粮,还有棉花甚至家里的女眷纺织的棉花都收购走了。
  路爹不敢置信地看着手里的十二吊钱,这赚钱,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容易了?
  路一他娘看着当家人,也忍不住掐了自己一把,“这么多钱,都够咱们家用到明年了。”其实他们家还有辣椒和玉米还没有长成,等辣椒收获了,又是一笔银钱入账,玉米也不必多说,自然会有人过来收购的。
  路爹喘了口气,“嚯,咱们家,日子真是好过喽!谁能知道,三个月前,咱们家连饭都吃不饱?”
  路一他娘道,“当家的,别感叹了,咱闺女家还有粮食和布匹没卖呢,赶紧叫路一帮忙,咱们姑爷看着路一能干的份上,也能待我们家闺女好些。”
  路爹道,“好,好。我这就去跟路一说道说道,当初他姐为了他不被活活病死,为了那十两银子嫁给那鳏夫,给人当后娘,他可不能忘本。”
  “路一是个懂事的,你一说,必然不会忘记你的嘱咐,快去说罢。”
  路一一看他爹过来要与他谈话的架势,就知道他爹要说什么了,这毕竟是家事,不好给别人听到,就立马道,“爹,您放心,一早我就叫我媳妇和大儿子,带着另外一队人,去杏花村那里收我姐家的土特产了。我姐家今年的腌鸭蛋、腌鸭卖得特别好,今年姐姐和姐夫家的收益定然不会低——您就放心吧!”
  至于姐夫会不会欺负他姐,他认为不会。一来,这几个月,他有出息了,又是卖货,又是给客商们当中间人,早就赚到了五十两有余。有些出手大方的豪商,一出手就是五两甚至八两的工钱,他和家里的媳妇商量后,包了十五两银子,给他姐送去,做私房也好,或者就当家里弥补当年的嫁妆也好,总之就叫他姐收下了。
  姐夫大约是看出来他的意思,酒过三巡,便发誓般跟他说,“小舅子!你家姐姐,嫁给我,我是一定会好好对她的!她不容易啊!两个继女,一个亲子,家里家外都要她忙活,我再不对她好,那我成什么人了?那我真是不得好死!当初我娘活着的时候,确实对她不好,可我私底下也宽慰她,补偿她。一家人,磕磕绊绊地日子都能过得有滋有味,现下家里越来越宽裕,只会比以前过得更好!”
 
[返回首页]
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!
用户名: